新房变违建房,“法不责众”如何破?闵行:公职人员带头拆,数十户违建清零
新房变违建房,“法不责众”如何破?闵行:公职人员带头拆,数十户违建清零
新房变违建房,“法不责众”如何破?闵行:公职人员带头拆,数十户违建清零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、京津冀及“三北”地区的海上门户,天津港(tiānjīngǎng)持续(chíxù)完善码头、航道等(děng)基础设施,加快发展多式联运、拓展远洋航线,架起通达全球的“海上通道”,越来越多的新航线、新货物串起了全球贸易版图(bǎntú)
文 |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 邵香云 白佳丽(jiālì) 刘惟真
仲夏的渤海湾畔,集装箱整齐排列。不久前,美东航线主力船舶中远海运“杜鹃”轮鸣响汽笛,满载(mǎnzài)着汽车零部件、电子(diànzi)消费品等货物,从天(tiān)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拔锚起航。自去年天津港正式开通(kāitōng)美东航线以来,这条横跨太平洋的海上(hǎishàng)通道交货期从45天缩短至38天,天津口岸的“货运枢纽”地位更加凸显。
近年来,天津不断将“通道(tōngdào)贸易”转化为“在地贸易”、将“货物通道”升级为“经济走廊(zǒuláng)”,加速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(shuāngxúnhuán)的重要战略支点。
一组数据(shùjù)显示出增长的信心(xìnxīn)——2024年,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.79亿吨(yìdūn),同比增长3.7%;滨海新区海洋装备、航空航天(民品)产业链完成产值同比增长54.6%、22.4%……
从渤海湾畔的物流节点到(dào)双循环战略的枢纽支点,天津(tiānjīn)正以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,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篇章。
三艘国际邮轮停靠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(2025 年 5 月(yuè) 1 日摄(rìshè)) 赵子硕摄 / 本刊
大港口 架起通达全球(quánqiú)“新通道”
今年年初,天津港开通(kāitōng)墨西哥外贸(wàimào)滚装航线。开通后不久,1500余辆国产新能源汽车从海嘉码头乘船顺利离泊,驶向墨西哥拉(lā)扎罗港。
“天津港近五成的(de)进出口作业车辆来自京津冀车企。我们紧盯货物、货主、货流,精准对接企业需求,帮助车企拓宽渠道、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(jiàngdīchéngběn)。”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有限公司调度指挥(zhǐhuī)中心主任金浩说。
从巴拿马(bānámǎ)“地中海萨玛”轮刷新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历史最高生产效率纪录(jìlù),到更多国产汽车通过天津港驶向南美等(děng)新兴市场……作为京津冀及“三北”地区的(de)海上门户(ménhù),天津港持续完善码头、航道等基础设施,加快发展多式联运、拓展远洋航线,架起通达全球的“海上通道”,串起全球贸易版图。
不久前,交通运输部、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(liánhé)批复《天津港总体规划(2024-2035年(nián))》(以下简称“新总体规划”),为天津港新一轮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新总体规划获批(huòpī)后,天津港(集团)有限公司计划开展码头改造提升、新建(xīnjiàn)码头航道项目15个,总投资(tóuzī)约229亿元,以重点港口项目建设助力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。
“新总体规划为(wèi)天津港后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(jiànshè)提供了支撑,也为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建设注入了新动能。”天津港(集团)有限公司科工管理部规划土地经理李广(lǐguǎng)飞说。
走进天津港第四港埠有限公司,22-24#泊位码头升级改造(gǎizào)项目前期工作(gōngzuò)正如火如荼地展开。
“我们准备将这一(yī)泊位由7万吨级通用泊位升级改造为25万吨级通用泊位,设计年吞吐量可达到1200万吨,既能接卸大型船舶运输(yùnshū)的进口金属矿石,又可提升散杂货运输效率。”天津港第四港埠有限公司副(fù)总工程师吕涛说(shuō)。
在(zài)优化海港(hǎigǎng)布局的同时,相距约40公里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,也在扩容增效。
夏日晴空里,一班由天津(tiānjīn)航空执飞(zhífēi)的航班载(zài)着日本东京的旅客,稳稳降落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。自5月起,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加密天津至东京国际航线,吸引了不少商务旅客及游客乘坐。
“我们加强与境内外航司沟通合作,不断加密国内‘骨干网’,丰富干支航网结构,发展以日韩、东南亚方向为主的国际干线,持续优化航线网络结构(wǎngluòjiégòu),让旅客享受更加(gèngjiā)高效、便捷、舒适的出行体验(tǐyàn)。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(shìchǎngyíngxiāobù)副总经理王琦说。
奋楫(fènjí)扬帆(yángfān),向海而兴。在海港与空港的双轮驱动下,天津海空“双枢纽”的辐射能力持续跃升——去年,天津市外贸进出口(jìnchūkǒu)总值同比增长1.3%,规模连续4年居8000亿元以上高位;今年一季度,天津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71.47万标箱,同比增长5.6%,实现(shíxiàn)首季“开门红(kāiménhóng)”。
“我们将加速推动‘通道经济’向‘港口经济’转型,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‘一带一路’。”天津市港航局副局长杜二鹏(dùèrpéng)说(shuō)。
大开放 打造适港(shìgǎng)产业“新支点”
作为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,中国(天津)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久前迎来十周年纪念日。这片热土正稳步扩大制度型(xíng)开放(kāifàng),成为近悦远来、投资兴业之地(zhīdì)。
能够以天津(tiānjīn)(tiānjīn)1%的土地,贡献26%的新设外资企业、38%的进出口额和16%的税收收入,天津自贸试验区(shìyànqū)发展的关键密码是开放创新。
离岸贸易,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外贸新业态之一(zhīyī)。得益于政策创新红利,这一模式(móshì)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加速崛起。
总部在意大利的高(gāo)利尔集团(jítuán),是全球包装(bāozhuāng)领域的龙头企业。该集团投资设立的高利尔(天津)包装有限公司,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团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枢纽与生产总部。随着亚太地区市场销路的拓宽(tuòkuān),公司需要承担起总部产品在亚太地区更多的销售任务,订单和(hé)结算在天津,生产和交易在国外。
该公司海外区域销售经理王博文回忆,之前做离岸贸易时,公司总部得先把货物发往目的地,再把正本提货单寄(jì)到天津,经相关部门核验后,重新寄送给目的地客户凭单据(dānjù)提货。“单据流转时间比较长,导致企业需要支出大量(dàliàng)仓储(cāngchǔ)费,在销售过程中处于被动境地。”王博文说(shuō)。
为服务新业态更好发展,天津(tiānjīn)市五部门携手出台《加快天津自贸区离岸金融服务创新推进(tuījìn)离岸贸易健康发展实施方案(shíshīfāngàn)》,释放新型贸易发展潜力。如今,离岸贸易结算业务已在常态化开展。
“在政策支持下,公司业务(yèwù)保持良好增长态势,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地销售额(xiāoshòué)分别增长约37%、46%。”王博文说。
首创(shǒuchuàng)保理行业标准、创新政策30余项,成为全国(quánguó)商业保理行业的机构聚集地;吸引200余家重点生物医药(shēngwùyīyào)企业在区内聚集,产值规模近500亿元……挂牌10年来,天津自贸试验区(shìyànqū)依托海空两港的资源优势与天津工业制造业(zhìzàoyè)体系完备的传统基础,以(yǐ)系统性、集成性制度创新突破发展瓶颈,汇聚一批特色产业集群,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高地之一。
“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和(hé)探索实践,天津自贸试验区在(zài)跨境金融、科技金融、航运(hángyùn)金融、融资租赁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创新成果,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,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,也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积累宝贵经验。”天津市委金融办副(fù)主任张建华说。
“未来,我们将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(dònglì),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(chuàngxīn),塑造通道型、平台型、海洋型、制度型、都市型开放新优势。”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(zhǔrèn)、滨海新区副区长梁益铭说。
大循环 构筑要素集聚“新高(xīngāo)地”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皇家(huángjiā)加勒比邮轮(yóulún)“海洋赞礼”号、东方邮轮“梦想”号和大洋邮轮“芮吉塔”号三艘(sānsōu)国际邮轮同时停靠天津国际邮轮母港,数千名国际游客前来观光,人气高涨。
邮轮经济的(de)加速回暖,为城市集聚起了更加兴旺的人气。
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天津印发《关于加快天津邮轮产业(chǎnyè)发展的意见》《天津市邮轮产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(2021-2025年)》等文件,依托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文旅资源(zīyuán),加快打造中国北方邮轮旅游中心,吸引游客(yóukè)前来感受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(jīnglǐ)寇志涛说,今年1至4月(yuè),天津港累计接待国际邮轮23艘次,出入境(chūrùjìng)邮轮旅客6.95万人次。仅(jǐn)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就接待出入境(港)人员2万余人次,其中外籍旅客3000余人次,远超去年同期水平。
客流、物流引来了信息流、项目流,汇聚起人才(réncái)要素、资本要素、技术(jìshù)要素。天津正集聚新要素,打开未来发展新赛道。
作为各类要素的(de)承载者,企业正在用真金白银为天津“投票”。天津市投资促进局数据显示(xiǎnshì),今年(jīnnián)前4个月(yuè),全市产业项目到位资金1374.13亿元,同比增长10.98%。天津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柳说,天津拥有国家(guójiā)支持政策优势、京津冀(jīngjīnjì)协同发展战略优势、港口硬核优势、产业基础优势、科技(kējì)教育人才核心优势等,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。“通过不断整合资源,天津城市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。”杨柳说。
会展业的(de)蓬勃发展,也为天津集聚资源、拉动经济(jīngjì)、创新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,为企业提供了洽谈合作、寻求商机的“新窗口”。
今年6月,天津再次迎来重磅(zhòngbàng)展会论坛——第三届天津国际航运产业(chǎnyè)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国际航运展”),将搭建起国际航运合作与创新成果展示的(de)高端平台。
天津已连续举办两届国际航运展,吸引了(le)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家(shùbǎijiā)航运领域龙头企业、上市公司、行业(hángyè)学(协)会、世界知名港口参展(cānzhǎn),推动了一批合作项目签约落地,其中2024年汇聚了421家航运全产业链企业。天津市交通运输(jiāotōngyùnshū)委员会航运展专班副处长郭连瑞说(shuō):“今年的国际航运展预计将汇聚超过445家全球航运行业顶尖企业,专业观众规模预计将突破8万人次。”
透过会展业这一窗口,一批(yīpī)新项目落地津沽。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(xiǎnshì),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共签约项目69个(gè),总投资规模约396亿元(yìyuán),目前已有61个签约项目落地注册,投资总额274亿元。
“国际航运展(zhǎn)期间将有多场签约活动(huódòng),延续上届高朋满座态势。”杨柳说。
一系列“上扬曲线”的背后,是天津(tiānjīn)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、打造北方地区(běifāngdìqū)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的生动实践。
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书记、主任王志楠认为,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(fāzhǎn)(fāzhǎn)是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,更是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(lǐniàn)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光荣使命。他表示,天津将充分发挥港口作为(zuòwéi)改革前沿、开放窗口(chuāngkǒu)、经济引擎的作用,在制度创新、产业升级、区域发展等(děng)方面持续用力,推动港口、产业、城市深度融合、整体发展,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新局面。■
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、京津冀及“三北”地区的海上门户,天津港(tiānjīngǎng)持续(chíxù)完善码头、航道等(děng)基础设施,加快发展多式联运、拓展远洋航线,架起通达全球的“海上通道”,越来越多的新航线、新货物串起了全球贸易版图(bǎntú)
文 |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 邵香云 白佳丽(jiālì) 刘惟真
仲夏的渤海湾畔,集装箱整齐排列。不久前,美东航线主力船舶中远海运“杜鹃”轮鸣响汽笛,满载(mǎnzài)着汽车零部件、电子(diànzi)消费品等货物,从天(tiān)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拔锚起航。自去年天津港正式开通(kāitōng)美东航线以来,这条横跨太平洋的海上(hǎishàng)通道交货期从45天缩短至38天,天津口岸的“货运枢纽”地位更加凸显。
近年来,天津不断将“通道(tōngdào)贸易”转化为“在地贸易”、将“货物通道”升级为“经济走廊(zǒuláng)”,加速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(shuāngxúnhuán)的重要战略支点。
一组数据(shùjù)显示出增长的信心(xìnxīn)——2024年,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.79亿吨(yìdūn),同比增长3.7%;滨海新区海洋装备、航空航天(民品)产业链完成产值同比增长54.6%、22.4%……
从渤海湾畔的物流节点到(dào)双循环战略的枢纽支点,天津(tiānjīn)正以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,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篇章。
三艘国际邮轮停靠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(2025 年 5 月(yuè) 1 日摄(rìshè)) 赵子硕摄 / 本刊
大港口 架起通达全球(quánqiú)“新通道”
今年年初,天津港开通(kāitōng)墨西哥外贸(wàimào)滚装航线。开通后不久,1500余辆国产新能源汽车从海嘉码头乘船顺利离泊,驶向墨西哥拉(lā)扎罗港。
“天津港近五成的(de)进出口作业车辆来自京津冀车企。我们紧盯货物、货主、货流,精准对接企业需求,帮助车企拓宽渠道、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(jiàngdīchéngběn)。”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有限公司调度指挥(zhǐhuī)中心主任金浩说。
从巴拿马(bānámǎ)“地中海萨玛”轮刷新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历史最高生产效率纪录(jìlù),到更多国产汽车通过天津港驶向南美等(děng)新兴市场……作为京津冀及“三北”地区的(de)海上门户(ménhù),天津港持续完善码头、航道等基础设施,加快发展多式联运、拓展远洋航线,架起通达全球的“海上通道”,串起全球贸易版图。
不久前,交通运输部、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(liánhé)批复《天津港总体规划(2024-2035年(nián))》(以下简称“新总体规划”),为天津港新一轮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新总体规划获批(huòpī)后,天津港(集团)有限公司计划开展码头改造提升、新建(xīnjiàn)码头航道项目15个,总投资(tóuzī)约229亿元,以重点港口项目建设助力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。
“新总体规划为(wèi)天津港后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(jiànshè)提供了支撑,也为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建设注入了新动能。”天津港(集团)有限公司科工管理部规划土地经理李广(lǐguǎng)飞说。
走进天津港第四港埠有限公司,22-24#泊位码头升级改造(gǎizào)项目前期工作(gōngzuò)正如火如荼地展开。
“我们准备将这一(yī)泊位由7万吨级通用泊位升级改造为25万吨级通用泊位,设计年吞吐量可达到1200万吨,既能接卸大型船舶运输(yùnshū)的进口金属矿石,又可提升散杂货运输效率。”天津港第四港埠有限公司副(fù)总工程师吕涛说(shuō)。
在(zài)优化海港(hǎigǎng)布局的同时,相距约40公里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,也在扩容增效。
夏日晴空里,一班由天津(tiānjīn)航空执飞(zhífēi)的航班载(zài)着日本东京的旅客,稳稳降落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。自5月起,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加密天津至东京国际航线,吸引了不少商务旅客及游客乘坐。
“我们加强与境内外航司沟通合作,不断加密国内‘骨干网’,丰富干支航网结构,发展以日韩、东南亚方向为主的国际干线,持续优化航线网络结构(wǎngluòjiégòu),让旅客享受更加(gèngjiā)高效、便捷、舒适的出行体验(tǐyàn)。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(shìchǎngyíngxiāobù)副总经理王琦说。
奋楫(fènjí)扬帆(yángfān),向海而兴。在海港与空港的双轮驱动下,天津海空“双枢纽”的辐射能力持续跃升——去年,天津市外贸进出口(jìnchūkǒu)总值同比增长1.3%,规模连续4年居8000亿元以上高位;今年一季度,天津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71.47万标箱,同比增长5.6%,实现(shíxiàn)首季“开门红(kāiménhóng)”。
“我们将加速推动‘通道经济’向‘港口经济’转型,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‘一带一路’。”天津市港航局副局长杜二鹏(dùèrpéng)说(shuō)。
大开放 打造适港(shìgǎng)产业“新支点”
作为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,中国(天津)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久前迎来十周年纪念日。这片热土正稳步扩大制度型(xíng)开放(kāifàng),成为近悦远来、投资兴业之地(zhīdì)。
能够以天津(tiānjīn)(tiānjīn)1%的土地,贡献26%的新设外资企业、38%的进出口额和16%的税收收入,天津自贸试验区(shìyànqū)发展的关键密码是开放创新。
离岸贸易,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外贸新业态之一(zhīyī)。得益于政策创新红利,这一模式(móshì)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加速崛起。
总部在意大利的高(gāo)利尔集团(jítuán),是全球包装(bāozhuāng)领域的龙头企业。该集团投资设立的高利尔(天津)包装有限公司,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团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枢纽与生产总部。随着亚太地区市场销路的拓宽(tuòkuān),公司需要承担起总部产品在亚太地区更多的销售任务,订单和(hé)结算在天津,生产和交易在国外。
该公司海外区域销售经理王博文回忆,之前做离岸贸易时,公司总部得先把货物发往目的地,再把正本提货单寄(jì)到天津,经相关部门核验后,重新寄送给目的地客户凭单据(dānjù)提货。“单据流转时间比较长,导致企业需要支出大量(dàliàng)仓储(cāngchǔ)费,在销售过程中处于被动境地。”王博文说(shuō)。
为服务新业态更好发展,天津(tiānjīn)市五部门携手出台《加快天津自贸区离岸金融服务创新推进(tuījìn)离岸贸易健康发展实施方案(shíshīfāngàn)》,释放新型贸易发展潜力。如今,离岸贸易结算业务已在常态化开展。
“在政策支持下,公司业务(yèwù)保持良好增长态势,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地销售额(xiāoshòué)分别增长约37%、46%。”王博文说。
首创(shǒuchuàng)保理行业标准、创新政策30余项,成为全国(quánguó)商业保理行业的机构聚集地;吸引200余家重点生物医药(shēngwùyīyào)企业在区内聚集,产值规模近500亿元……挂牌10年来,天津自贸试验区(shìyànqū)依托海空两港的资源优势与天津工业制造业(zhìzàoyè)体系完备的传统基础,以(yǐ)系统性、集成性制度创新突破发展瓶颈,汇聚一批特色产业集群,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高地之一。
“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和(hé)探索实践,天津自贸试验区在(zài)跨境金融、科技金融、航运(hángyùn)金融、融资租赁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创新成果,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,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,也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积累宝贵经验。”天津市委金融办副(fù)主任张建华说。
“未来,我们将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(dònglì),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(chuàngxīn),塑造通道型、平台型、海洋型、制度型、都市型开放新优势。”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(zhǔrèn)、滨海新区副区长梁益铭说。
大循环 构筑要素集聚“新高(xīngāo)地”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皇家(huángjiā)加勒比邮轮(yóulún)“海洋赞礼”号、东方邮轮“梦想”号和大洋邮轮“芮吉塔”号三艘(sānsōu)国际邮轮同时停靠天津国际邮轮母港,数千名国际游客前来观光,人气高涨。
邮轮经济的(de)加速回暖,为城市集聚起了更加兴旺的人气。
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天津印发《关于加快天津邮轮产业(chǎnyè)发展的意见》《天津市邮轮产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(2021-2025年)》等文件,依托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文旅资源(zīyuán),加快打造中国北方邮轮旅游中心,吸引游客(yóukè)前来感受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(jīnglǐ)寇志涛说,今年1至4月(yuè),天津港累计接待国际邮轮23艘次,出入境(chūrùjìng)邮轮旅客6.95万人次。仅(jǐn)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就接待出入境(港)人员2万余人次,其中外籍旅客3000余人次,远超去年同期水平。
客流、物流引来了信息流、项目流,汇聚起人才(réncái)要素、资本要素、技术(jìshù)要素。天津正集聚新要素,打开未来发展新赛道。
作为各类要素的(de)承载者,企业正在用真金白银为天津“投票”。天津市投资促进局数据显示(xiǎnshì),今年(jīnnián)前4个月(yuè),全市产业项目到位资金1374.13亿元,同比增长10.98%。天津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柳说,天津拥有国家(guójiā)支持政策优势、京津冀(jīngjīnjì)协同发展战略优势、港口硬核优势、产业基础优势、科技(kējì)教育人才核心优势等,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。“通过不断整合资源,天津城市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。”杨柳说。
会展业的(de)蓬勃发展,也为天津集聚资源、拉动经济(jīngjì)、创新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,为企业提供了洽谈合作、寻求商机的“新窗口”。
今年6月,天津再次迎来重磅(zhòngbàng)展会论坛——第三届天津国际航运产业(chǎnyè)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国际航运展”),将搭建起国际航运合作与创新成果展示的(de)高端平台。
天津已连续举办两届国际航运展,吸引了(le)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家(shùbǎijiā)航运领域龙头企业、上市公司、行业(hángyè)学(协)会、世界知名港口参展(cānzhǎn),推动了一批合作项目签约落地,其中2024年汇聚了421家航运全产业链企业。天津市交通运输(jiāotōngyùnshū)委员会航运展专班副处长郭连瑞说(shuō):“今年的国际航运展预计将汇聚超过445家全球航运行业顶尖企业,专业观众规模预计将突破8万人次。”
透过会展业这一窗口,一批(yīpī)新项目落地津沽。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(xiǎnshì),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共签约项目69个(gè),总投资规模约396亿元(yìyuán),目前已有61个签约项目落地注册,投资总额274亿元。
“国际航运展(zhǎn)期间将有多场签约活动(huódòng),延续上届高朋满座态势。”杨柳说。
一系列“上扬曲线”的背后,是天津(tiānjīn)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、打造北方地区(běifāngdìqū)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的生动实践。
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书记、主任王志楠认为,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(fāzhǎn)(fāzhǎn)是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,更是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(lǐniàn)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光荣使命。他表示,天津将充分发挥港口作为(zuòwéi)改革前沿、开放窗口(chuāngkǒu)、经济引擎的作用,在制度创新、产业升级、区域发展等(děng)方面持续用力,推动港口、产业、城市深度融合、整体发展,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新局面。■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